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财政经费大起底,民办教育渗透率不断提高?

新学说 2021-12-24
来源/草叔消费升级研究作者/国金证券 吴劲草 郑慧琳编辑/Joe

教育是一个和财政投入高度相关的行业,属于“半公半私”行业,但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是补充关系,有替代关系,但无法完全互相替代。首先明确一个概念“虽然教育财政经费已经投入了很多,但是还是不足的”,而教育财政投入更不足的地方,其实反而更需要社会资本的参与,来推动整个地区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经费多渠道筹集需求凸显,社会投入占比有望提升

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投入持续增长,自2012年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占GDP比重均在5%以上。我国一直并长期重视教育工作,并致力于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教育经费总投入在2002-2018年16年间CAGR为14.2%,自2012年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占GDP比重均在5%以上,2018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高达46135亿元,2018年同比增速为8.4%,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总投入。


结构上来看,我国教育经费中80%以上来源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这意味着国家财政是社会对于教育投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多渠道筹资需求逐步凸显,未来非财政的教育经费来源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自201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均在4%以上,预计短期内该比重会相对稳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2002-2018年16年间CAGR为15.9%,自2012年以来,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均在4%以上,201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高达36990亿元,2018年同比增速为8.1%。


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财政对于教育的投入占GDP比重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北欧国家如丹麦、挪威、瑞典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均在7%以上,而英、法、澳、韩、美均在5%以上,相对大部分发达国家而言,长期来看,我国财政对于教育的投入占GDP比重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地方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对地方财政造成一定压力,或是新民促法相关政策出台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大民办教育力量投入需求突出。地方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在2012年对于地方财政的压力达到高点,且至2017年该现状未有明显缓解,这可能是2012年之后相关政策出台的重要引发原因之一——2013年开始在上海&温州两地试点民办学校营利性改革。


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完成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第一次修正,“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提出分类管理,民办学校可以自主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法人”。2015年12月二审通过教育法修订,删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规定,为营利性学校确权。 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完成第二次修正(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新民促法”)。


2018年8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鼓励扩大社会投入。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总投入中社会投入所占比重”。《意见》第二条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中第四款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完善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基金奖励、捐资激励、土地划拨等政策制度,依法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加大教育投入”。地方财政承担主要教育投入压力,公办教育需要结合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地方政府有望持续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大社会对教育的投入。



《意见》还提到“结构合理就是最大的效益”。财政对于教育的投入,可能会有一些结构上的调整,包括两个维度:①幼儿园、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教育阶段的投入结构调整;②全国不同地区的教育投入结构的调整。以“均衡化”为主要思路,未来对于低龄阶段(如幼儿园、义务教育)的公办财政投入占比或将增加,而社会办学力量在高龄阶段(如高等教育),将有望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二、幼儿园财政投入远低于其他阶段,民办渗透率极高;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占比降低,民办渗透率提升快

普通教育中,幼儿园阶段的占比远低于其他阶段,2016年仅有3.8%,呈现上升趋势,与全国在校生结构中幼儿园学生人数占比不匹配,2016年幼儿园在园人数占总人数比重为17%。根据2018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关内容,未来政府会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加大对于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逐步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到2020年全国原则上达到50%。未来幼儿园公办化、普惠化是大趋势,预计学前教育在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的比重会逐步提升。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是最重要的两部分,2016年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合计为46.6%(占普通教育的59.8%),呈现略有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小学阶段,预计国家会保持对于义务教育的高投入。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与全国在校生结构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占比基本匹配,2016年全国小学和初中在校生人数占总人数(幼儿园到高教)比重为56.3%。


高中阶段,2016年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为9.6%(占普通教育的12.3%),呈现略有上升的趋势,基本与在校生人数占比9.3%相匹配。广义高中阶段(包含职高等)尚未实现100%的毛入学率,预计未来这部分的财政投入仍会有所提升。


高等教育阶段占比最为特殊,2016年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为10.8%(占普通教育的13.8%),呈现略有下降趋势,与其在校生人数占比10.6%相匹配。伴随未来财政资源更多向低龄阶段(如幼儿园、义务教育)倾斜,高等教育阶段的占比可能会有所调整,而这一趋势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带来机会。




幼儿园民办渗透率极高,民办高等教育渗透率提升较快。我国民办教育渗透率不断提高,总体由2014年6%上升至2017年20%,增加14个pct。其中民办幼儿园渗透率远高于其他教育阶段,由2004年28%上升至2017年56%,增加28个pct,预计伴随财政对于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的倾斜,民办渗透率会下降至合理水平。民办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渗透率相对较低,2017年分别为8%/13%/13%/14%,较2004年分别增加5pct/8pct/5pct/6pct,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民办高等教育渗透率由2004年5%上升至2017年24%,增加19个pct,民办渗透率水平和提升速度仅次于幼儿园阶段,预计伴随财政加强对低龄阶段的投入,民办高等教育渗透率仍会持续提高。




三、关注地方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压力较大、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地区

不同地区对于教育总投入情况(地方教育经费的体量及其占地方GDP比重)——从绝对体量角度而言各省市相差较大,最大值为广东3368亿元,最小值为西藏186亿元,中位数为江西1047亿元,若将教育经费投入绝对值作为指标1,大于等于中位数的地区为优势地区。地方教育经费占地方GDP的比重和地方经济发达程度关系较大,体现相较当地经济水平对于教育的投入程度,占比较低的均是人均GDP排名靠前的省市,如天津、江苏、山东、福建、上海(均位于全国前10)等,若将GDP绝对值作为指标2,大于等于中位数(湖南4.6万元/人)的地区为优势地区。


不同地区教育投入中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地方教育经费比重,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体量及其占地方GDP比重)——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地方教育经费比重总体来说差距不大,最大值为西藏99%,最小值为浙江76%,海南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为81%,若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作为指标3,小于等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为优势地区。从绝对体量角度而言各省市相差较大,最大值为广东2488亿元,最小值为宁夏180亿元,中位数为江西882亿元,若将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绝对值作为指标4,大于等于中位数的地区为优势地区。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地方GDP的比重和地方经济发达程度关系较大,体现相较当地经济水平对于教育的投入程度,占比较低的均是人均GDP排名靠前的省市,如江苏、天津、山东、福建、浙江(均位于全国前10)等。


不同地区的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相较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比重情况——地方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比重能够一定程度上体现财政教育支出对于地方财政的压力,我们认为比重越大,相对压力越大。由于各地财政状况差异较大,各地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比重差异较大,尤其是占其财政收入比重。从各地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其财政收入比重来看,最大值为西藏108.8%,最小值为上海13.1%,福建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为30%,从各地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其财政支出比重来看,最大值为山东20.9%,最小值为西藏10.7%,安徽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为16.5%,若将这两个比值作为指标5和指标6,大于等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为优势地区。


结合6个指标的排名和赋值,我们对于各省市进行了综合排名,将得分大于等于3分的称为优势地区(18个),小于3分的称为非优势地区(13个)。该评分从财政角度出发,对民办学校地理位置选择有一定参考价值。得分越高,排名越靠前的省市,更需要民办学校的投入,对于民办学校的态度也更加欢迎,也有更大的概率在政策上给予高于平均的优惠力度。


细分来看: 5分的为一类优势地区(5个),包括广东、山东、河北、浙江、湖北; 4分的为二类优势地区(8个),包括河南,广西,云南,江西,江苏,湖南,福建,上海; 3分的为三类优势地区(5个),包括四川,安徽,贵州,山西,北京。



我国对于教育经费投入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地方财政实际上是整个社会对于教育投入的主要压力承担者。各地教育经费支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及财政情况差异较大,一定程度影响地方对于民办学校的需求程度以及政策优惠力度。


港股教育上市公司中,有相当多的上市公司,如中教控股,希望教育,中国新华教育睿见教育宇华教育等,其未来发展也符合当地教育发展需求,故在民办学校的投资建设上,当地地方政府也有望会给予其相当程度的支持


本文编辑 | Joe

佛系伪文青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欢迎来撩  wx:wqz100320


NSI新媒体7eam其他搬砖成员

Mavis·跑图风语者  /  Leo·狮子座德迷  /  Blair·撸铁女汉子

 Charlotte·昆德拉迷妹  /  Una·电动飙车貘  /  Anaconda·KPI担当哥

相关阅读





国际学校多边服务平台



研究报告

建校管理

新学说咨询—国际学校“外脑”让办学更Easy

人才发展

新学说国际教育研究院

行业活动

百校访问

行业研讨会

海外研学团

校长V课堂

VIS国际学校发展大会

联系我们

座机:010-52468286

手机:15010927730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